书画艺术网

电子画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画册

简述装裱的作用及装裱品式

作者:AB模板网   日期:2025-02-17
什么是装裱?装裱是指对书画的装饰,这种独特的传统工艺,早在1500年前的晋代就已经进入萌芽阶段。唐代画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到“自晋代以前,装禙不佳,宋时范晔始能···

什么是装裱?装裱是指对书画的装饰,这种独特的传统工艺,早在1500年前的晋代就已经进入萌芽阶段。唐代画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到“自晋代以前,装禙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禙。”到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繁荣,装裱行业兴盛,出现了诸如明人周嘉胄所著《装潢志》等装裱专著,《历代名画记》中《论装禙裱轴》是最早论述装裱的文章。装裱也叫“装潢、装池、装背、装褫、装褙、裱褙”等,但“装裱”一词是在众多称谓中最为通用、易懂的名词,也是以上术语的统一称谓。装潢更是伴随着中国书画的诞生与发展以及社会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完整的艺术门类。

一、书画装裱的作用

一幅书画作品,大多都书写或绘画在易破碎的宣纸及绢上。这些材质轻薄柔软,不易保存易于破碎,又因墨色的胶质作用会出现皱褶不平,断裂,折痕等。为了利于保存便于观赏,只有经过托裱画芯,使之平贴。再根据书画色彩的浓淡、构图的繁简等情况,配以相应的绫、锦、纸、绢,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使色彩更加丰富突出,更能增添作品的艺术性,显示出用笔的气势,墨色的神韵,层次与意境的体现。衬托出章法布局的巧妙构思,领略其书法墨迹及丹青妙笔,而且能更好地延长书画的使用寿命。装裱技术是中国高雅、传统、优秀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保护修复行之有效的传统特殊技法,是伴随着中国书画的诞生与发展形成的一种独特、完整的艺术门类。所以说中国的书画装裱修复艺术不仅能保护书画,还起到了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二、装裱中不同的形制、款式

书画装裱的规格大小不一,有横、竖、单幅、双幅(对联)、多幅(屏式),根据这些不同的规格,设计出不同的装裱形制和装裱款式。按照画件的形体规定的式样称为形制,如轴、卷、册三大类。根据字画的面积大小、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称为款式。装裱的不同款式又称品式或装式,即在同一形制中,也有相对独立的装裱名称。

(一)立轴的品式

立轴的装裱品式有10余种,可分为条屏、独景屏、通景屏、对联。它在装裱形式中最为普及,也是款式最多的一种装裱形式,有宋式(宣和)装、诗堂装、集锦装、锦眉装、间隔一色装、框二色装、轴背等。从用料上可分为半绫装、纸镶绫边装、绫镶绢边装、绫裱、锦裱、仿绫纸裱、色宣纸裱、绢裱、半纸半绫裱。从配色上可分为一色裱、二色裱、三色裱。因人们对书画作品欣赏习惯的影响,立轴成为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种装裱形式。

立轴的装裱根据墙面的高低,画芯长短的比例要求而定,上有天杆、下有轴头或地杆,可以自上而下悬挂起来供人观赏。通常画幅较窄而呈修长状的称为条幅,悬挂在厅堂中间的幅度宽大而且长的大幅字画称为“中堂”,立轴也可称为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

1.宣和装

宣和装又叫宋式装、罗汉堂,它流行于宋朝的鼎盛时期,因徽宗宣和年号而得名。宣和装的主要特点是天头上镶裱两条惊燕带(亦称绶带、寿带、垂带、燕带),古时将两条带子缝制在天头上,带子在微风下拂动,主要用来驱吓燕子,避免飞燕落在天杆上留下粪便污染裱件,属吉祥之物,也是立轴装裱形制的代表之一。作为皇宫内府收藏书画的御用装裱形式,它具有典雅精美,美观大方,画面紧凑突出,用料富丽堂皇,尺寸整齐划一的装裱风格。用此种形式装裱的书画,看上去非常的淳朴,同时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裱件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形制。惊燕的配比方法按照宽度比例1∶3.3,意思就是裱件每宽一尺,惊燕宽3.3分(这是古代用市尺测量的方法),驚燕的粘贴大都与隔水间距一线,可以二色裱或三色裱的形式装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如何制定营销策略:你需要知道的一切